“大模型”“智能体”入选2025年度十大科普词汇
- 编辑:admin -“大模型”“智能体”入选2025年度十大科普词汇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赵竹青)11月21日,在2025年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协发布了2025年十大科普词汇,它们分别是: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汉诺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传承、场景创新、虚拟产业。这十个字从科技、文化、社会的维度全面勾画了2025年我国科学人口发展的概况和主要方向、科技前沿趋势、科学与社会文化传播融合等情况。据悉,“2025年科普人群热词”评选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家科技术语鉴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委员会。在广泛收集各领域推荐热词的基础上,专家团队依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等大数据平台统计分析,本着“行业认可、媒体关注、公众关注”的原则,经过充分讨论分析,形成了2025年十大科普词汇。全国科普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促进法》(2024年修订)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法律首次明确每年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开展科普社会活动。设立全国人口科学月,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教育需求,有利于将更丰富、更持久、更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公共生活。从“全国科普日”过渡到“全国科普月”,不仅延长了科普活动的时间,而且促进了活动内涵的重组。科学家、精神学家和劳动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最早载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内容包括:心系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的协作精神,甘为他人梯子、激励学生的教育精神。这 ”《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2021-2035年)》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科学博物馆和科学教育基地”。大型模型是指往往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参数非常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大型语言模型、大型视觉模型、大型多模态模型、大型科学研究模型等,具有参数规模大、训练数据量大、计算资源需求大等特点。并能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类型的信息,2025年,Chatgpt、Deepseek、Beanbao等大型模型产品将在科研、日常办公、各行业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推动科普向个性化、定制化、互动化方向发展。用大型模型为科普赋能,同时保证安全、可靠、可控,是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自下而上的经济是一种新的综合经济形态。以MGA低空飞行活动为主,采用有人或无人飞行、低空智能组网等技术。由技术构成的新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机、低空运行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发展。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飞机等,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 ” 仿人机器人是在外观、结构和动作上尽可能接近人类并能模仿人类行为的机器人。他们通常有像人类一样的躯干和腿等幽默结构。 2025年5月,首个《仿人机器人智能分类标准》(T/CIE 298-2025)标准组正式发布,为分层、技术和发展的智能能力提供统一的技术和评价体系,推动仿人机器人智能能力的应用。 Agent是能够感知环境并自主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软件、硬件或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系统实体。它通常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交互能力。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或数据接口获取信息,根据内置规则或学到的知识和算法做出判断和决策,然后通过执行器或外部接口影响环境来完成任务或接近目标。智能体可以通过学习不断优化自身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智能代理应用广泛,常见于自动化系统、机器人、虚拟助手、游戏角色等,是各种智能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础。现代文化和科技活动中形成的与一般价值标准相关的群体现代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创新精神、科学思维、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等。作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力量,有助于改变鼓励探索的环境,激活个人和组织的创新精神,推动开放协作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是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历史、技术或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包括建筑、机械、档案等物质遗存,以及工艺流程、劳动技能等非物质要素。工业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需要长期保存和广泛交流,见证了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和过程。到2025年,工信部公布了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情景创新是指针对特定情景(包括时间、地点、情感、关系等)进行研究。等元素),不断与用户互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以创新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开发新场景,帮助用户完成新场景中预期的价值创造活动。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重点,以供需协调为路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它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动力,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幻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综合业态。以科幻为核心,融合文化创意、创新科技和装备科幻制造,涵盖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化与旅游等领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为科幻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2025年,北京、深圳、成都等地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创作多种优质特色产品,努力推动我国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