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食品供应链更有弹性、更安全
- 编辑:admin -让食品供应链更有弹性、更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大事”,供应链稳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中粮加快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作出贡献。秋天的广东广州南沙港粮食码头,巨轮装载的粮食通过传送带快速进入仓库浅仓。这座由中粮科技规划设计的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物流设施,依托四锥斗浅筒仓等专利技术,实现浅筒仓每小时卸料能力2000吨,年中转泊位一小时装卸能力可达8000吨,年中转能力近1600万吨。无损多点清粮、自清洁低损伤提升机等设备研发中粮科工私奔可以减少粮食运输损失,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全流程自动控制系统就像一个智能大脑,使口岸清运效率提升20%,并可与铁路、公路信息实时对接。多式联运体系有助于提高粮食运输效率。中粮集团统筹铁路、海运、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铁路、水运的低碳优势。 “多式联运的高效运输不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传统粮食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而且对节约粮食、减少损失、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陈涛 中粮科技劳动委员会委员、马纳副总格尔表示,随着基础设施升级和信息赋能,粮食流通已从被动配置转向主动配置和精细化管理。粮库是粮食运输链条中的重要节点。广州黄埔区国有粮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保障应急供应的关键节点。中粮科工设计建造的新建仓库项目就在这里实施。该项目采用了新一代管链机技术,对主要部件结构以及出库流程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传统机链机功能单一、产量低、输送距离短、物料损耗大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大容量移动链机的技术空白。 “以前几十吨粮食的运送需要人工配合,h 移动式带式输送机。现在一键操作,配送效率从每小时50吨提升到300吨。”中粮科技项目负责人胡亚民介绍说,新一代机链机可以根据仓库结构,将粮食快速运送到指定地点,实现多场景、多仓库应用。不仅可以盘活老仓库,还可以提高粮食运输网络的效率。 提高末端节点周转效率,粮食在仓库与车辆、车船之间畅通无阻,打通粮食运输“最后一公里”拥堵。粮食出库后,可无缝衔接下一步运输,真正实现高效、清洁、互联的粮食物流闭环。从土楼仓库到建筑仓库,从单点 全网效率提升此外,以管链机技术为突破口,MGA传统粮食仓库正在从静态节点转变为粮食运输链条上的流通枢纽,实现粮食资源的高效精准配置。中粮集团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智慧产业转型:在仓储过程中,将研发六面主动温控、自主温控立体仓储等技术,实现粮食绿色精准存储;在加工过程中,将自主研发智能磨粉机,打破自动调距、传感、在线数据监测等“卡脖子”行业难题……布局正在寻找布局将开启增长新赛道,中粮集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健康糖替代品D-阿洛酮糖已获批上市,采用技术科学支持中国健康战略;同时启动合成生物技术未来领域的研究,为健康产业储备技术。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6日第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