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专家绘制桑给巴尔首张病媒分布图

新华网达累斯萨拉姆10月28日电(记者林光耀、华红丽)为进一步推进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消灭血吸虫病进程,助力当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专家组近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驻桑给巴尔共享标准程序,按照财务管理标准程序,系统性地开展了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桑给巴尔安古贾岛和奔巴岛320个主要水体血吸虫病媒螺调查工作顺利完成,成功绘制桑给巴尔首张血吸虫病媒分布图。血吸虫病是一种由钉螺传播的重要热带疾病。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控制的五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长期威胁非洲人民健康,阻碍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一个。蜗牛是桑给巴尔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广泛分布于运河、湖泊、稻田等淡水环境中,是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准确掌握寄主钉螺的分布、密度和血吸虫病传染性,是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制定防控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获得科学、准确、可比的乳腺情况数据,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专家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分钟选择法,对水螺的分布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水体类型、深度、植被状况、水温、人类接触等人类活动情况。通过标准化操作,科学比较不同钉螺密度和感染率可以实现出租区域,方便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该调查涵盖了桑给巴尔安古贾岛和奔巴岛的主要河流、湖泊、灌溉渠、村庄供水点以及与居民经常接触的水源。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专家组与桑给巴尔卫生部被忽视热带病项目办公室、奔巴岛卫生局被忽视热带病项目办公室密切合作,分批深入社区,现场采样、识别和记录钉螺数据。此次调查历时一个月,共采集鉴定水螺样本4万余只,全面了解水螺局部分布、密度、生态特征及感染情况。桑给巴尔卫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历史上首次桑给巴尔官方表示,系统获取了该国血吸虫病分布信息,标志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科学严谨的调查和数据分析,中方专家组帮助桑给巴尔建立了钉螺监测技术体系,为实现消灭血吸虫病的公共卫生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