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共创大环境——楚能工程第三次

全媒体记者 胡才娣 通讯员 刘进 10月15日八时许,在襄阳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简称楚能襄阳项目)内,设置在集装箱房内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椅子。 项目服务队各成员单位对照“五化”目标管理清单有序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公司代表和施工队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疑难申诉。在热烈沟通、精诚合作的氛围中,一一分解细化任务,一一谋划实施“问题解决”,化解制约项目高效推进的堵点问题。 “今天将召开面对面、点对点的‘诸葛会’,讨论建设、立项、元件保修等所有问题。”楚能新能源西安公司副总经理范志伟说。江基地表示,一个多月的合作中,“团结”和“高效”是给襄阳当地政府留下最深的印象。 楚能襄阳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该市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助力襄阳加快成长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为推动这一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早日见效,市委、市政府高度协调、系统谋划,成立了高标准项目服务专班。他们采取“串联实施、并行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力量拧成一根绳子,构建全方位链接、全天候支撑网络支撑,持续按下项目建设的“加速键”。积蓄力量,沟通刻不容缓。由于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项目组争分夺秒,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在荒地设立了“临时指挥部”,安排高新区14个区级单位到现场作业,并与市有关部门建立了点对点的沟通渠道。 “通过扎根现场、共处,我们正在打破与众多卡加维人合作的障碍,提高政企沟通的时效性,让发现的问题、诉求的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楚能新能源项目工作组常务副组长乔俊强说。 楚能向阳项目规模较大,用地面积较大。如何快速腾出土地空间,让项目快速推进?该项目已定特色服务班转变工作方式,整合镇基层力量和专业部门队伍,实现评估、审批、土地清理三个流程同时进入、并行推进。 “村镇干部带着志愿者协助部门在原地评估、清理土地,晚上还请“五老”挨家挨户做工作协议并签字。短短10天时间,他们就完成了1600多公顷土地的支出,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一个月。”米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超表示,协调行动解决问题是有办法的。 作为防洪排涝工程,东胡芦沟纵横南北,将场地“切割”成两段,直接影响工程建设。 “把明渠改成涵洞,会影响专业人士的安全项目,但进行轻度调查和河流迁移研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方面,我们从区级入手,精心设计合规可行的建设方案,另一方面,我们从市级层面入手,简化审批流程。 ”高新区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文深介绍,经过专项处理,临时排洪道建设替代项目很快获批并按期竣工,配套升级工程也同步推进,开展高效、安全的工作。 1天完成新公司名称核准、工商登记、项目备案等工作; 10天完成1608公顷土地21万立方米清理工作; 30天完成土地清单……展现“向阳速度”的数据组背后是心血凝聚着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团结一心的汗水。政府和企业以同样的频率回答同样的问题、反映同样的频率,这就是信任和诚实。 “疏浚量16万立方米、开挖量230万立方米、填方量265万立方米……看到行业内平均需要2至3个月才能完成的大型项目仅用了40天就完成了,我们对未来与湘钢的合作充满信心!政府和部门推动项目尽快投产,助力襄阳新能源 产业链加速集聚。范志伟说道。